钛材具有比重小、强度高、耐腐蚀。实践证明:钛在防腐设备生产应用中,效率高、寿命长、在电镀设备应用中,不影响镀液可大大提高电镀行业效益。适用于苛性钠,火碱等强碱溶液中。 
| 型号 | 适应环境及工艺  | 管子外材  | 管子单位表面负荷  | 型号  | 适应环境及工艺  | 
| 氟塑料电加热器(CMFLON)  | 适用于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中、工艺温度≤105℃、不粘附、不结垢、表面散热均匀  | PFA/外套PTFE/外套  | 不锈钢、钛、铁、铜1.5W/C㎡  | 氟塑料电加热器(CMFLON)  | 适用于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中、工艺温度≤105℃、不粘附、不结垢、表面散热均匀  | 
| 钛(CMTi)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镀铬、酸铜、镀镍、饨化、填充、氧化槽、铬酸阳极化、磷化酸性镀锡等工艺中
 | 钛 Ti  | 6-4.5W/C㎡  | 钛(CMTi)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镀铬、酸铜、镀镍、饨化、填充、氧化槽、铬酸阳极化、磷化酸性镀锡等工艺中  | 
| 不锈钢(CM316L)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PH>7-14的液体、油及其它液体中应用  | 304、316L、1Cr18Ni9Ti  | 6-4.5W/C㎡  | 不锈钢(CM316L)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PH>7-14的液体、油及其它液体中应用  | 
| 石英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防腐蚀性液体中使用(除氢氟酸)  | 石英  | 1.5W/C㎡  | 石英电加热器  | 适用于防腐蚀性液体中使用(除氢氟酸)  | 
| 翅处式、干烧管及外循环热风防暴加热器  | 适用于在空气中加热、元件模具的浇铸、嵌装、制作加热模块元件  | 不锈钢、1Cr18Ni9Ti 10#钢  | 1-1.2W/C㎡  | 翅处式、干烧管及外循环热风防暴加热器  | 适用于在空气中加热、元件模具的浇铸、嵌装、制作加热模块元件  | 
| 说明  | 电加热管的形式有:U型、W型、I型、L型、盘绕型、板式  | 
产品设计与选型 
 选型依据:
  1、槽体内部尺寸,长×宽×高,液面高度。
  2、工艺温度、起始温度、终止温度。
  3、工艺要求升温或降温时间(h)。 
  换热量(加热、降温):
  Q=V×C×r×β(t2-t1)/T(千卡)
  V:溶液体积(升)
  C:溶液比热(千卡/公升×℃)
  r:比重(千克/升)
  t1:溶液初始温度
  t2:溶液终止温度
  β:热损耗系数(取1.10-1.30)
  Q为正值,钛电热管则为升温所需热量
  Q为负值,则为降温所需冷量
  T:升温或预冷时间h(小时) 
  电热功当量(电解热):
  Q=0.864×I×V(Kcal/h)
  I:总电流A V:槽电压V 
  热交换器换热面积S的确定:
  S=Q/K×ΔT×t
  Q:换热量(千卡)
  K:传热系数kcal/m2×hr×℃(参阅传热系数表V)
  V:溶液体积(升)
  ΔT:平均温度差
  t:设定的加热(降温)时间(h) 
  选型:
  根据计算确定热交换器换热面积,依槽子(反应釜)尺寸确定换热器组数和形状,一般为“U”“W”“L”,
  盘绕形管。加热时,换热器于容器下部,冷却置于液面100mm以下,产品呈“一”形。我厂可为用户选型,提供设计方案。
 
电加热管注意事项 
  1、元件允许在下列条件下工作:
  (1)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%;
  (2)工作电压不大于额定值的1.1倍,外壳应有效接地。 
  2、加热介质为液体时,元件的有效长度(H1或H2)必须全部浸在液体中。元件发热部份应与容器壁有一定距离,一般为50——60mm以上。 
  3、加热液体的元件不得用以加热气体或固体物。 
  4、加热液体的元件,如发现管子表面有水垢或结炭时,应清除干净后再用,以免影响元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热效率。 
  5、熔炼轻金属或硝盐、碱、沥青、石蜡等为固态时进行加热,应降压启动,待固态加热介质全部熔化后才能升至额定电压钛电热管。 钛电热管